如今隨著互聯網行業的迅速發展,市場對于程序員的需求增大。
因此程序員也不再基于計算機科學或軟件工程等個別專業的畢業生,非計算機專業出身的程序員為數不少,他們的主業曾是物理、數學、自動化,甚至英語、藝術或歷史。
他們出于對編程這一事業的青睞,決定通過參加IT培訓,投身成為程序員,但是也會遇到不同的困難。
一、跨專業轉行面臨的困難
作為一門技術工種,半路出家當程序員談何容易。
對于一個希望轉型成為程序員的求職者,留給他學習技能的時間窗口通常極為緊湊,而知識積累的欠缺導致他們往往在一開始只能以速成的方式謀求技術熟練。
許多來培訓的學員懷著對事業的目標,克服了一個個技術學習和思維方法上的障礙,抵御住了周遭那些質疑自己選擇的聲音,面對工作中或明或暗的不信任,埋頭于編程語言和企業業務,最終以不錯的職業發展回擊了外界給予他們的質疑。
本篇文章搜集整理了一位擁有成功轉型經驗的候選人,他也是培訓班出身,如今成為了不錯的程序員,是企業的技術骨干,拿到了不錯的薪資,他將分享自己是如何從半路出家者走到今天的經驗。
馬明:地理專業的技術達人,靠培訓機構入門
馬明是南京人,早在大學里,馬明就以技術手段活絡著稱。他讀得是南京本地一所知名高校,專業是地理信息系統。在一項地理信息整理工作時,他獨立完成了地理信息系統網頁搭建任務的最初版本。
「我從小就喜歡玩電腦,也愛看IT名人的傳記。」在九十年代,中國的商業傳記中,最受歡迎的當屬比爾·蓋茨,馬明對于IT的概念大部分也來源于此。
盡管對IT有興趣,但馬明一直沒想過學習編程,他在地理信息專業的課程得心應手,將來的出路被寄托于研究所或者交通企業。
但是,為學院搭建網頁的那幾個月真正改變了他,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馬明開始潛心學習編程語言,他選擇的第一款語言是Python。
「豆瓣最早就是阿北在咖啡店里用Python寫出來的。我玩豆瓣,我也用Python。」順利結束了學院的任務后,馬明突然意識到了自己在技術板塊的潛力。
畢業后,馬明應聘進入某大型交通企業,并在其中自告奮勇承擔一部分IT技術工作。在那同時,他決定為自己的編程技能充電。
為了真正入門,馬明在公司附近報了一個IT培訓機構。在培訓班里,馬明接觸到了CSS和JavaScript,也系統性地了解了數據結構、算法與數據庫。
「培訓只能算入門工具,我當時作為非科班出身的人,這是適合我的途徑。」
培訓結束,在交通企業,馬明的工作逐漸受到上層認可,工作也徹底調整為技術崗位。IntellijIDEA、oracle、kafaka、cucumber、sonar、Jekins,馬明用到的技術工具越來越多,承擔的工作責任也逐漸核心。
工作3年后,馬明離開了國企,目前已入職一家互聯網企業,擔任Java工程師。
二、啟示
會做人與會做事同樣重要,但是有很高的技術能力說到底還是最重要的,這世界畢竟是看實力的世界。
總的來說,培訓班出身的程序員在市場上基數不算小,一個希望轉型成為程序員的人員,有哪些值得重視的經驗呢?
1、快速建立知識體系,獲取程序員式的思維方式。
2、尋找合適的途徑實現技術入門,比如報名參加一個口碑良好的培訓機構。
3、依靠書本進行深入學習,盡管技術博客或者社區論壇上的大神很多,但閱讀一本書仍是系統習得知識的最好途徑。
4、初學者應該積極發問,依靠別人的經驗并不可恥,關鍵在于用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多的收益。
5、大量閱讀源碼,根據多數受訪者的經驗,閱讀源碼是最快的成長途徑。
6、找一門語言入手,精通之后再學其他, C、HTML5、Python、Java都是強大且普世的入門語言。
轉型要趁早,對程序員這份工作而言,越晚轉型的代價越大,年齡越大,危險就越高。從頭學起一樣東西,難度總是非常高,尤其是當你身邊的人都比你年紀小,而且比你成就高的時候。
如果你正在考慮轉行學程序,請聽我一句話:追求幸福和成功,那就早點去享受你的工作,在工作中結識優秀的人,而這一切有一個前提,那就是要找一個好的培訓機構,來承載你的成功,小千在千鋒等待著你的到來